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了凡四训十二句经典)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9-22 10:28:33
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了凡四训十二句经典)

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一】

1 . 例句: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2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4 .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5 .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6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7 .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8 .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9 .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0 . 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感,不为浮名所累。

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二】

1 .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2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 .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4 .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5 . 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6 . .理学:宋明儒家的哲学,明清统治阶级特别提倡。

7 .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8 .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9 .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0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三】

1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4 . 对生活失去信心是太注目阴暗面,是缺少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

5 .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6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7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8 . 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9 . 第五救人危急;

10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四】

1 .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2 . 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

3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4 .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5 . 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6 .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7 .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8 .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9 .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 .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五】

1 . 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3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4 . 道不同,不相为谋。

5 .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6 .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 .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9 . 刻苦学习的人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10 .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了凡四训18句名言解释【六】

1 .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 .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4 .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5 .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 .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7 .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8 .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 .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0 .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返回【语录】栏目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