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生死感悟(佛家讲无生死为什么又讲轮回)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6-29 08:45:32
佛家生死感悟(佛家讲无生死为什么又讲轮回)

佛家生死感悟【一】

1 .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2 . 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3 .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 .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5 .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6 .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7 .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8 .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9 .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0 . 所谓的心态不好,也就是说眼光太短浅了,心胸太狭隘了。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点。心若每天都大一点,心态还怎会不好?当许多的不满都是能咽进肚子时,你的心也就是不知不觉就大了。

佛家生死感悟【二】

1 . 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 .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 . 不要抱怨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不要抱怨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这个世界只在乎你是否在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不在乎你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上去的,还是踩在垃圾上上去的。

4 . 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5 . 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6 . 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7 .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8 .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的了解自己。

9 . 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10 . 逆境是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佛家生死感悟【三】

1 . 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2 . 人们都向往和寻找快乐,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清算,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预料,也来不及思考,随着尘缘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眷恋,却无法想象接着会有怎样的离别。

3 .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4 . 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骏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5 .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6 . 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7 .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8 .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 .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0 .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佛家生死感悟【四】

1 .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2 . 承诺是可怕的东西,人们总喜欢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实那是最悲凉的心愿,大家都忘了上一句,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生死离散,这是无奈的现实,要如何握你的手,直到白发苍苍。

3 .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4 . 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5 .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6 . 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7 .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8 . 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9 .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10 .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佛家生死感悟【五】

1 .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2 .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3 .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4 . 时光悠然,不快不慢,其实是对人生的一种提醒。把握自己的力量,活一场适合自己的人生,让心态慢下来。路在脚下,对自己做一份合理的安排,不忘初衷,悠然向前。不管是命中注定的磨难,还是命运的临时考验,都能泰然处之,活一份自在,活一份安然。

5 . 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6 .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 .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8 .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9 .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10 .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佛家生死感悟【六】

1 .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2 .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3 .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4 .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5 .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6 . 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7 . 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8 . 人生需牢记: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9 . 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0 .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只有先取,才有后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

佛家生死感悟【七】

1 . 我的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2 .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所谓盖棺定论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有人操之过急。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人,说白了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

3 .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 .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5 .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6 .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7 .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8 .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9 . 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10 .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佛家生死感悟【八】

1 . 事到万难须放胆,人处逆境须从容。

2 .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3 . 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 .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5 .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6 .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7 .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8 . 人生就是这样,处同样的位置,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沉默。有一种坚强是假装的,笑容背后是一颗酸楚的心;有一种转身是隐忍的,心碎了依然惦念那走远的背影;有一种执着是逞强的,没有人愿意输得太多;有一种付出是徒劳的,错误的路上走得再远也是错的;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只能坦然接受。

9 . 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10 . 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返回【语录】栏目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