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勤俭节约的古代句子)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8-31 15:25:03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勤俭节约的古代句子)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一】

1 .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2 .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谚语

3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 .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作者:谚语

5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6 . 少开一盏灯,奉献一片情。

7 .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8 . 家有千金,不点双灯。作者:谚语

9 . 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

10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二】

1 .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作者:谚语

2 .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3 . 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 . 吃千吃万,不如吃饭。——谚语

5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6 .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7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8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9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10 . 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三】

1 . 家有千金,不点双灯。——谚语

2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 . 粗茶淡饭就是福。作者:谚语

4 . 吃千吃万,不如吃饭。作者:谚语

5 .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

6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 . 细水和流,吃穿不愁。作者:谚语

8 . 穿破才是衣。——谚语

9 .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0 . 粗茶淡饭,细水长流。——谚语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四】

1 .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谚语

2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 . 滴水凑成河,粒米凑成箩。——谚语

4 . 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

5 .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6 . 思前顾后,衣食常够。作者:谚语

7 . 布袍草履耐风寒。——谚语

8 . 细水和流,吃穿不愁。——谚语

9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作者:警言

10 .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五】

1 . 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2 . 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3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 .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5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6 .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谚语

7 . 细水长流年年有,大吃大喝不长久。作者:谚语

8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作者:警言

9 . 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作者:(锡伯族谚语

10 . 钱是一块一块上万,麦是一颗一颗上石。——谚语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六】

1 . 丰收当歉年过。——(裕*族)谚语

2 . 布衣暖,菜根香。作者:谚语

3 . 细水长流年年有,大吃大喝不长久。——谚语

4 .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 . 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6 . 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

7 . 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8 . 节约能源有良方,充分利用自然光。

9 . 浪费是支出,节约是收入。

10 .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古代勤俭节约的名言【七】

1 .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2 . 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作者:卢梭

3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作者:警言

5 .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6 . 笑破不笑补,穿旧不算丑。作者:谚语

7 .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作者:培根

8 . 零钱凑零钱,到时不费难。——谚语

9 . 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10 .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节约的名言古今中外古人勤俭美德的名言警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