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人生的六大境界人生感悟)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6-17 03:26:54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人生的六大境界人生感悟)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一】

1 .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事渐多,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追求。狭隘的表面认知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渴望广阔的天地,自由的驰骋。于是我们带着满腔热血,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2 . 初识世界的我们,如同一张白纸,一块璞玉,不经雕琢,没有修饰,亦无瑕疵。相信感官,相信自己的第一认知。他人说什么,便是什么,于是,知道了什么是山,什么是水,什么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简单的认知与纯洁的天性让我们生活在梦幻的世界,心灵的净土上,随心随性,爱憎分明。

3 . 世界上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有一个简单的解;越是大的道理越是简单而朴素的!所谓“大道至简”。

4 .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5 . 殊不知,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永远的利益,也没有倒置的青春。有很多人便停留在这个阶段,追求一生,奔波一声,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结果发现目标总在彼岸,欲望永无止境,于是抱憾终生,走向生命的枯竭。

6 . 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未来时,眼前就会呈现一片光明反之,当人将思维置于忧伤的樊笼里,未来就变的黯淡无光了长此下去,你不仅会将起码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泯灭,还会失去纯真的欢乐,你咒骂伤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你快活欢乐,日子一天天过去,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7 . 绿纹蛙只有找到小黑翅蛾密度较高的地方,才会提起精神,当小黑翅蛾变少时,它又蔫回了原来的样子。而黄箭蛙不停地寻找,即便是扑空也要继续,所以总是食物充足,精神满满。两种蛙捕食告诉我,生活中,许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8 .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玩到老"可是真的有人开开心心每一天吗?恐怕不尽然,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两种不同态度对待的人生是怎样的

9 . “无我”其实讲得是无欲。人没有欲望了,也就没有私己之念,如此也就能够超脱于名利,快乐的生活。当然,无欲不代表无求,而是讲人的欲望不能超越所需,人只有求自己能够得到,并且是需要的,才会无欲则刚,不陷入名利之苦。很多时候,人们为自己标定的目标太高,所谓一山望着一山高,总是想抬着自己,到达另一处高地,结果却发现深陷名利的泥沼,不得自拔。人无攀比心,当无痛苦意。标准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好高骛远,所取为生所必需,所需为生所必须,如此才能进入“无我”的欢乐境。

10 . “智慧”其实讲的是原则。每个人与人交往都要有界限,明白别人不是自己,别人的东西属于别人。人在交往中要有自己的原则,既不能苛求于人,也不能苛求于己。生活中很多的困扰其实就是分不清别人与自己的界限造成的。做事不讲分寸,待人不知有别。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懂得以别人之心度之,遇到别人给自己造成的困扰,不知道说不。一个人没有原则,做事就会违背道德或者法律,轻则被人见弃陷入孤立,重则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如果一个集体之内,人人都不讲原则,没有别人之念,唯有自己之私,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极端冷漠和自私的社会,人人最终处于构陷他人及互相构陷的境地。如此,何有快乐?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二】

1 . 四境人生之论,道出了人及社会集体应该坚持的理想和信念。人人都追求快乐幸福的生活,人人也皆有追求快乐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是前提必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坚持有放弃,更要有原则和自尊之念。无欲以自求,人性盈善念,原则有坚持,自尊迎生活,如此生活则妙趣横生,快乐自己,幸福社会。

2 .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3 .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4 . 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个梦,或黯淡,或缤纷,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流连,或醒来,因为,时光不再;

5 . 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段情,或痛苦,或甜蜜,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留下,或走开,因为,时光不再;

6 . 如果你心里阳光明媚,天就总是蓝的;如果你心里阴云密布,天就总是灰的。阳光明媚的投资者可能赢得幸福,因为在他们的投资过程中没有牛市和熊市,只有收获的时刻和等待收获的过程。并会怀着感激之心与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道理。阴云密布的投资者将会饱受痛苦煎熬因为在他们的投资过程中,有的只是恐慌和担心下一个恐慌什么时间到来的过程。并且最后赢得感慨的权利,在别人收获的时节,感慨为什么成功的又不是我!

7 . 唐朝的寒山拾得二士,有一天,寒山问拾得:“世人秽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

8 .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几年你且看他!”

9 . 只有觉悟,才可以给那些无处安放的日子,找到归宿;只有觉悟,才可以够给不堪一击的生活,找到依靠;只有觉悟,才可以给浪迹江海的船只,找到港湾;只有觉悟,才能够给空灵飘渺的灵魂,找到主人。

10 . 生活中最纷扰的一个字:争。在这个世界里的吵闹喧器摩擦嫌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因为争的结果。明里争,暗里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小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了。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三】

1 . 世界上聪明的人特点千差万别,愚蠢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以为自己是聪明人。

2 . 人生多迷幻,看到枝头上粒粒饱满的青梅,我们无法抑制对春天的渴望。徜徉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我们经不起繁华事物的诱惑。在冠盖如云的都市,我们对功名利禄,难以自持。多少人,被爱情所伤,被浮名的酒,被钱财的毒,给药哑了嗓音。转过身,只看到优雅背后的狼狈,看到富贵背后的贫瘠,看到荣耀背后的惨淡。

3 . 达摩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四种境界讲明了人应该如何达观的看待人生。

4 .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5 .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6 .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人生感悟)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7 . 社会财富演进的速度不会因您发生改变,关键是您今天真的准备好了吗?(好词好句wwwaiyangeducom寻求财富的路上,过程的美丽与结果的绚烂通常不会同时出现。苦苦寻觅财富,却未必得到财富。尽心竭力做好过程正确的过程,却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8 .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9 . 两种蛙捕食小黑翅蛾非常有趣。绿纹蛙平时状态不佳,就像浑身没有力气一样,一点也不像别的蛙那样蹦蹦跳跳,而是缓慢爬行,直到它找到了小黑翅蛾密度较高的地方后,就像打了强心剂一样,突然来了精神,然后选择一个地方沉下来,捕食从它头顶飞越的小黑翅蛾。可是,它会在这个地方坚持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没有小黑翅蛾通过,它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才会离开这里,再次寻找下一个小黑翅蛾密度较大的地方,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总是显得无精打采。

10 . 不争,是人生至境。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就会一下子变宽,世界就会一下子变大。因为这少争,笑脸多了,握手多了,礼让多了,真诚多了,热情多了,友谊多了,朋友多了。一句话就是情浓了,意厚了,爱也多了。喧器人世,霎那间,万噪俱寂,恬静出世。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四】

1 . 是的,花儿总在努力的开,美好的日子在一天天流逝,你笑也好,哭也罢,日子想怎么过全在你自己!

2 . 其实,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那些非分的东西虽然争到手了,但心安不见了。也就是说,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幸福和心安,而是烦恼,痛苦和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3 .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4 . 然而,入世渐久,我们会猛然发现,自己的世界观正逐步被现实所摧毁。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每个人都带着面具生活,没有谁会毫无芥蒂的相信谁。渐渐地,我们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周围的一切都成了主观意志的载体。看山感萧瑟,观水觉凉薄。

5 . 投资人的失败不是市场的结果,消灭我们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在市场风声鹤唳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也许事情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坏!同样在市场人声鼎沸的时候,也应该保留一份平和: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6 . 财富是流动的,您的心胸和视野也许正是财富获取的源泉。有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业,有多远的视野聚拢多大的财富。

7 . 春暖花自芳,墨海醉笔,抬眸间,一只蝴蝶翩然飞过,似骄阳明媚,如雨露玲珑。心被蓦地牵起,殊不知,为了等待这一天,她由虫到蛹,最后破茧成蝶,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苍白了多少等待,又流逝了多少华年?

8 . 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

9 . “慈悲”其实讲得是人性。人性至善,则悲悯万物。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个人的责任感可以让人充满了不断前行的动力。任何的成功以及正义的坚守,其实都是责任感使然,这是人性之善决定的。人生而为人,当有所坚持。社会组织的构成基础,就是在一个最大的道德公约数之下,约定俗成集合组建的。在这个集体内,人们必须遵循约定的道德。道德之上还有共同遵循的社会制度,也需要人们共同维护。如果一个集体内,人人没有了悲悯之心,慈悲之念。满足自己不管风雨,卑鄙取利不问报应。那么,这个集体就是非常坏的集体,当人们人人不知有别人,而只知道有自己,慈悲之念丧尽,快乐也就没有了。个人集体都是如此。有一句广告词说的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此意也。

10 . 精神目标渐随风逝,倘若人生停留在这个阶段可就苦了这条命了。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就会望着哪山高,便不停的攀爬,争强好胜,利益熏心,殚精竭虑,机关算尽,永无休止。什么文明道德,什么伦理常刚,皆抛之脑后,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五】

1 .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2 . 人生,总有许多不完美,诸如痛苦,诸如挣扎,诸如彷徨;人生总有许多完美,诸如快乐,诸如美丽,诸如幸福。总得给自己一片天空,学会飞翔;总得给自己一个角落,学会遗忘;总得给自己一方天空,学会成长。

3 . 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4 .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养,忍的力量最大,所谓“忍一口气,风平浪静。”反之,“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忍一气之间,关系重大。

5 . 白落梅说过,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这世间的欲求总是太满,只是再满的欲求也不能填补虚空。因为,欲求本身就是一种空芜,你追求的时候,它突然消失,你淡然的时候,却已经拥有。

6 .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7 . 经过这三个阶段,虽然所经历的事情截然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其中所升华的隐藏在深处所流动的,则是生命的纯一。

8 . 你不识,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

9 . 这是一次生命的蜕变,一次质的飞跃。不禁想起一段禅语,是说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实生命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由最初的浅薄逐步走向深刻,由最初的无知逐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10 . ……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六】

1 . 入世之初,我们拿着真善美去发现,凭着书本上的真理去探索,用最本真的面貌去看待生活,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去质疑权威,我们自信满满,激情澎湃,神采飞扬。进入这个阶段,人是好奇的,进取的,探索的`,激昂的,自我的,敢于冒险的。看山生豪情,观水辨清浊。

2 .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3 . 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愤世嫉俗油然而生,紧接着,激愤,忧虑,彷徨,不平,抱怨,疑惑,警惕,一股脑的向我们袭来,逃不可逃,避无处避,我们浮躁不安,我们迷失自我。

4 . 曾经的曾经,必将成为过去,过去的过去,终将成为尘埃。我们都在各自的故事中成长,又都在,经年的支流上,学会了静静掩埋。蓦然回首,那些酸甜苦辣,那些冷暖炎凉,终不过是,沧海一声笑。

5 . 我们通常只是简单地和下意识地去做一件事情,却没有事先问一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6 . 所谓“忍”,对一般人来讲,忍寒忍热比较容易,忍饥忍渴也算不难,忍苦忍恼,还能勉力通过,忍一口气,那就大为不易了。例如:吴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掳,冲冠一怒为红颜;周公瑾禁不起三气,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励志奋发,终能拜相称王;苏秦不耻于父母兄嫂不以其为子为叔,悬梁刺骨,终能为六国相印。忍与不忍,其关系成败大矣!

7 . 黄箭蛙捕食小黑翅蛾可不像绿纹蛙那样,只见它平时静静地等在一个地方,当有小黑翅蛾飞过的时候,它便会像箭一样伸出舌头,将它捕获。过了一段时间后,它又会蹦蹦跳跳地离开这里,重新找一个地方隐蔽下来,等待小黑翅蛾飞过。它们好像总是充满力量,即使在一个地方没有收获,也是乐此不疲再次寻找,也正是这样,保证了它们食物充足,也保持了身体的`强大。

9 . 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个回忆,或欢乐,或无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记住,或掩埋,因为时光不再;

10 .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人生两种境界的感悟【七】

1 .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2 . 天黑的时候直面艰难,本身就是您未来获得收获的源泉,因为天下没有不付出的收获。天黑,其实只不过是天亮前的一个过程,又何必大惊小怪。天一定会亮的,关键是天亮的时候您还在吗?成功和失败也许就是在天亮以前,最黑暗的一刻坚守与放弃的区别,坚守者成了成功者,甚至成了我们景仰的投资大师,而放弃的人就成了“先驱”——先行而死了的人。

3 . 终日辗转于浮世,终于有一天,累了,倦了,知道停歇了,懂得审视了,通过彻悟,一些人挣脱了生命的枷锁,卸下了心灵的伪装,不再一味的奔劳,而是回归自然,将身心沐在广袤的天地间徜徉。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只是偶尔会有山洪暴发,泥石坠落;看水仍是水,只是偶尔风起云涌,泥沙涣起。这便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了。

4 .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5 .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6 . 我们与成功之间并不遥远,许多非凡的成就只不过是简单坚持的结果,关键是要守住你的心!

7 . 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些争不起来;功利心淡一些争不起来;为别人考虑多一些争不起来。这个世界不会厚此薄彼。你没必要去争什么,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8 . 忍,不是懦弱的表现;忍,是勇者的象征。一个人只要能够凡事忍耐,不乘一时之气,必能成功。今日社会,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对方接纳对方,是故要忍一时之气,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更不会因此而铸下憾事。

9 . “不能忍一时之气”,这是当前社会乱象的根源,很多人因为难忍一时之气,结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争,最后竟演变为刀枪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气方刚,往往睚眦必报,结果不但招来杀身之祸,整个家庭社会更因此弥漫着暴戾之气,究其原因,都是为了不能忍一时之气。其实,忍一口气并非就是吃亏,忍一口气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10 . 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世界赋予我们每个人平等的生命,无多也无少,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岁月便将演绎生命的逝水沉香。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返回【语录】栏目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