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水浒传第26回到28回摘抄)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1-13 00:29:38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水浒传第26回到28回摘抄)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一】

1 . 却说鲁智深来到廨宇退居内房中,安顿了包裹行李,倚了禅杖,挂了戒刀。那数个种地道人,都来参拜了,但有一应锁钥,尽行交割。那两个和尚,同旧住持老和尚相别了,尽回寺去。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嘻嘻的笑道:“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居街坊都来作庆。”智深不知是计,直走到粪窖边来。那伙泼皮一齐向前,一个来抢左脚,一个便抢右脚,指望来智深。只教:智深脚尖起处,山前猛虎心惊;拳头落时,海内蛟龙丧胆。正是:方圆一片闲园圃,目下排成小战场。

2 . 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

3 . 钟楼倒塌,殿宇崩摧。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4 . 林冲再要让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三人俱道:“适蒙头领所说,鼎分三足,以此不敢违命。我三人占上,头领再要让人时,晁盖等只得告退。”三人扶住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晁盖道:“今番须请宋杜二头领来坐。”那杜迁宋万见杀了王伦,寻思道:“自身本事低微,如何近的他们?不若做个人情。”苦苦地请刘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迁坐了第九位,宋万坐了第十位,朱贵坐了第十一位。

5 . 且说两个牌军,买了福物煮熟,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寻时,见锁了门,两头无路。寻了半日,并无有人。看看待晚,岳庙里张牌疑忌,一直奔回家来。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看看黑了。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他老娘。次日,两个牌军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高太尉见告,大怒道:“贼配军在逃,看那厮待走那里去!”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二人首告,免其罪责,不在话下。

6 .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7 . 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無。

8 . 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倍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悟拒绝,八戒下山大骂,钻入草丛躲藏。沙僧被黄袍怪擒入洞中秦叔宝夜守宫门。

9 . 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黄安道:“这不是画角之声?且把船来分作两路,去那芦花荡中湾住。”看时,只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来。看那船时,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带绛红巾,都一样身穿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于内有人认得的,便对黄安说道:“这三只船上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黄安道:“你众人与我一齐并力向前,拿这三个人!”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发着喊,杀奔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便回。黄团练把手内枪拈搭动,向前来叫道:“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军船上,把箭射将去。那三阮去船舱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来遮那箭矢。后面船只只顾赶。

10 . 智深史进把这丘小乙崔道成两个尸首都缚了,撺在涧里,两个再打入寺里来,香积厨下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丘小乙来杀他,已自都吊死了。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直寻到里面八九间小屋,打将入去,并无一人。只见包裹已拿在彼,未曾打开。鲁智深见有了包裹,依原背了,再寻到里面,只见床上三四包衣服,史进打开,都是衣裳,包了些金银,拣好的包了一包袱,背在身上。寻到厨房,见有酒有肉,两个都吃饱了,灶前缚了两个火把,拨开火炉,火上点着,焰腾腾的先烧着后面小屋,烧到门前;再缚几个火把,直来佛殿下后檐,点着烧起来。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烧起来。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火都着了。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二】

1 . 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再看时,一座古寺,已有年代。入得山门里,仔细看来,虽是大刹,好生崩损。

2 . 指解源流三乘妙典五蕴楞严共乐天真智满金身恶气遮漫

3 . 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

4 . 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夜间师徒再次逃出。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

5 .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6 .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

7 . 龙王阎王上玉帝处告状,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抚猴王,请他上天作官。孙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马温。当孙悟空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个马夫后,大怒之下回转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称齐天大圣。

8 . ●第二十九回

9 . 悟空为医活果树,拜见观音,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跟悟空去拜见唐僧,被取明为猪八戒。三人到浮屠山,起名曰孙悟空。

10 .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三】

1 .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風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2 .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3 . 那怪入洞取出九齿钉耙一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现款违背师言。

4 .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5 . ●第七回

6 . 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7 . 悟空难忍毁骂,将唐僧摄往洞中,驾云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净。

8 .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無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9 . 玉帝请来西天的如来佛祖,如来与孙悟空斗法,孙悟空翻不出如来掌心。如来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天宫举行安天大会,欢庆收服妖猴,天下太平。五行山下,猴王孤寂冷清,历经雨雪风霜。

10 . 赵员外与鲁提辖两乘轿子,抬上山来,一面使庄客前去通报。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监寺,出来迎接,两个下了轿子,去山门外亭子上坐定。寺内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赵员外答道:“有些小事,特来上刹相浼。”真长老便道:“且请员外方丈吃茶。”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座大刹!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四】

1 . 翻波跃浪吐雾喷風寻蛇拨草扑鹞分松星辰灿烂洗心涤虑

2 .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無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3 .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4 . 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拴在马上的。等到五更,天色未明,王进教起李牌,分付道:“你与我将这些银两,去岳庙里,和张牌买个三牲煮熟,在那里等候。我买些纸烛,随后便来。”李牌将银子望庙中去了。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搭上,把索子拴缚牢了,牵在后门外,扶娘上了马。家中粗重都弃了,锁上前后门,挑了担儿,跟在马后。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势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

5 .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6 .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修竹乔松奇花瑞草幽鸟啼声

7 .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8 . ●第二十二回

9 .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0 .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幡桃园。孙悟空偷吃了幡桃,又揽了王母娘娘的幡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神赂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五】

1 . 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牵萦,自由自在。

2 . 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風。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3 . 魏征与太宗对奕时。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沙僧与与老

4 . 正是:鸿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5 .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6 .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7 .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8 .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丹崖怪石削壁奇峰麒麟独卧彩凤双鸣灵禽玄鹤

9 .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10 .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名瀑布,真似挂帘帷。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六】

1 .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2 . 焰焰斜晖返照,天涯海角归云。千山鸟雀噪声频,觅宿投林成阵。

3 . 悟空管理蟠桃园。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他令尉迟恭。唐僧收悟空为徒逢乌巢禅师,梦斩老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为防鬼祟。回到花果山,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让悟空居住,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沙僧分食。八戒嫌少,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唐僧行至两界山。妖怪化作狂风而逃。悟空紧追,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与八戒。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二人应诺,往战黄袍怪,八戒难敌,观音与悟空同来,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公主劝老妖释入唐僧。又现出原身,并使唐僧恢复原身。

4 .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5 .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

6 .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7 . ●第十九回

8 .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9 . ●第二十五回

10 . 诸般买卖無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

水浒传25回至30回摘抄【七】

1 . 山门侵翠岭,佛殿接青云。钟楼与月窟相连,经阁共峰峦对立,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

2 . 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3 .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4 . 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5 . 骊山老母与观音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与黑汉熊精相斗。行到宝象,国唐僧向国王递上妇人所托书信。

6 . 八戒用激将法使悟空当下随他前来。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7 . 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8 .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9 . 势镇的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10 .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水浒传第四回到第九回摘抄水浒传1-100回笔记摘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