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名言警句大全及解释6000个字左右)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7-23 17:43:17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名言警句大全及解释6000个字左右)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一】

1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2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3 . 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4 .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5 .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6 . 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

7 .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8 .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9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 .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二】

1 . 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2 . 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3 . 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4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7 .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8 .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____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9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0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三】

1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2 . 割鸡焉用牛刀?

3 .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4 .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____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u少府/送前卫县李q少府》

5 .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6 .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____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7 .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8 .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9 . 通俗地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10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四】

1 . 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 .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____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3 . 见得思义。

4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5 .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6 . 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7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9 . 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10 . 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五】

1 .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2 . 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3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 .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5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6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 .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8 .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____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9 . 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0 . 二用以形容孤身一人,形影相吊。[例]这时候除了爱人的偶尔回家,家中才有一团温馨,更多的时候,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呆在书桌旁,想起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冷清与孤寂,不禁欲潸然泪下。(李尚朝《孤独不可以享受》)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六】

1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 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3 .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4 . [唐]李白,

5 .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____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6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7 .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8 .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9 .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10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七】

1 .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2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3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4 .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5 .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赏菊》

6 .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7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8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9 . 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0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八】

1 .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

2 .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3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4 .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 .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6 .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菊》

7 .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8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9 .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0 .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名言警句大全出处及解释【九】

1 .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赋得残菊》

2 . 月下独酌其一

3 .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4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5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6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7 .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8 .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菊》

9 .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0 . 正义的事业象奔腾的江水,将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使之滚滚向前。(有时也比喻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名言警句与解释摘抄大全名言警句大全及解释6000个字左右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