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100种)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8-12 18:24:01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100种)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一】

1 .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3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上了。

4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 . 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6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 . 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8 . 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9 .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10 . 名不正,则言不顺。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二】

1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2 .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 .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4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 .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6 .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7 .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8 .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9 . 朝闻道,夕死可矣。

10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三】

1 . 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2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 .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4 .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 .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6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7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 .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9 .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10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四】

1 .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2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 . 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4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5 .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6 .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7 . 解释:我对凡来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8 .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鲁迅

9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10 . 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五】

1 . 小不忍,则乱大谋。

2 .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4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5 .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6 .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7 .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8 . 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鲁迅

9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10 . 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六】

1 .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2 . 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3 . 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4 .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5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7 .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8 . 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9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 . 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七】

1 .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2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3 .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4 .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5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6 .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7 .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8 .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9 .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0 . 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八】

1 .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2 .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

3 . 听其言而观其行。

4 .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5 .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6 .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7 .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8 .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9 . 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0 .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九】

1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鲁迅

2 . 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3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4 .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5 .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鲁迅

6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7 .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8 . 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决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故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想象的那般浪漫;革命当然有破坏,然而更需要建设,破坏是痛快的,但建设却是麻烦的事。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

9 .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0 .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鲁迅的名言加解释十句鲁迅名言及原文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