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关于三国演义10条精彩片段摘抄)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6-14 17:34:11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关于三国演义10条精彩片段摘抄)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一】

1 . 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2 . 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3 .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4 .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5 .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俩人。刘备骤然一惊,将筷子掉落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6 .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敦)

7 . 不一日,袁熙高干皆领军到城外,屯兵三处,每日出兵与操相持。尚屡败,操兵屡胜。至建安八年春二月,操分路攻打,袁谭袁熙袁尚高干皆大败,弃黎阳而走。操引兵追至冀州,谭与尚入城坚守;熙与于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操兵连日攻打不下。郭嘉进曰:“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操善其言,命贾诩为太守,守黎阳;曹洪引兵守官渡。操引大军向荆州进兵。

8 . 程普:与公谨相交,如饮美酒,不觉让人陶醉

9 .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0 . 失街亭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二】

1 . 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

2 . 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3 . 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4 . 探囊取物

5 .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6 . 选自:《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点评:写出了孙悟空喜欢炫耀,大胆的个性。

7 . 温酒斩华雄(关羽的勇):

8 . 初出茅庐

9 . 孙乾见绍不肯发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见玄德,具说此事。玄德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张飞曰:“兄长勿忧。曹兵远来,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耳。前者捉刘岱时,颇能用计;今献此策,亦中兵法。”乃从其言,分兵劫寨。主

10 . 事后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三】

1 .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却不给充足的材料和人力,本是想以此陷害。但诸葛亮妙算天象,用草人布在船的两侧,趁第三天大雾潜入曹营,曹操多疑,不敢冒然出兵,便放箭攻击,于是天明雾散,诸葛亮白得曹操十多万支箭,命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

2 . 手不释卷

3 . 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4 . 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

5 . 诸葛亮死后,料定司马懿定会知晓,趁机攻打,便命姜维将自己尸身保存好,口中放入麦粒。出兵时将自己放在阵前给司马懿看。果然后者一看诸葛亮没死,以为其乃天人也,不可算计,退兵而走

6 .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7 . 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8 .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9 . 桃园三结义:

10 .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四】

1 .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曹操

3 . 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

4 . 敝帚千金

5 . 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6 . 马谡街亭失守之后。司马懿直逼诸葛亮驻守的西城。城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一些老兵。孔明用奇计,自己在城门上弹琴,几个老兵打扫城门,门洞大开,司马懿却认为孔明一生谨慎,定有埋伏,遂走而不攻。

7 . 次日,李儒入见曰:今日良辰,可将貂蝉送与吕布。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卓变色曰: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后人读书至此。有诗叹之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8 . 关羽失掉荆州,被困麦城。刘备一个义子(忘了是谁了)见死不救,终被孙权所杀。

9 . 语句:三分虽然天数定,神机妙算亦刻图;倘若当年奉孝在,岂容西蜀与东吴。

10 .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五】

1 . 白帝城托孤:

2 .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刍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3 . 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4 . 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5 .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6 .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7 .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8 .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9 . 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

10 .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六】

1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 . 刘关张三人重会之后,曹操点兵进攻袁绍,两军对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弃袁绍而投奔曹操。曹操采纳许攸之计,领兵烧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粮草,袁绍军大败,部下张郃高觅投降了曹操。

3 . 火烧七里连营:

4 .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5 . 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6 . 数日后,绍引兵至。耿武关纯拔刀而出,欲刺杀绍。绍将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绍入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7 .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8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 . 草船借箭:

10 . 摘抄: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箝口不言,单一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到:“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七】

1 .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2 .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3 . 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4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 .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

6 . 指日可待

7 .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8 . 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让厉声责进曰:董后何罪,妄以鸩死?国母丧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进慌急,欲寻出路,宫门尽闭,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后人有诗叹之曰;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9 .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10 .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摘抄【八】

1 .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 .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3 .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守,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就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

4 .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5 .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马谡)

6 . 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7 .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8 . 洒。绞裆任往来,锁项随摇摆。踢的是黄河水倒流,金鱼滩上买。那个错认是头儿,这个转身就打拐。端然捧上臁,周正尖来。提跟草鞋,倒插回头采。退步泛肩

9 . 摘抄: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王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杀够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既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10 .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三国演义片段摘抄及赏析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摘抄及赏析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