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老子思想的十大精髓)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8-19 04:25:16
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老子思想的十大精髓)

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一】

1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 .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

3 . 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老子

4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5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 .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8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9 .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10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二】

1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 .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5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6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7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8 .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9 .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10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三】

1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2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3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 .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5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6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 .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0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四】

1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2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3 .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4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7 .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 .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0 .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五】

1 .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老子《道德经》"

2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3 . 希言自然。

4 .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5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6 .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7 . 清净则天下正——老子

8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9 .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0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辩证思想的经典语录【六】

1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2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4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 . 在传道的过程中,当然会遇到不同心态的人,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嘲笑他冷落他,当然也有人尊敬他而跟随他,从中不断考验他的心性。因为他是在人群中修,不是到深山老林与世隔绝。所以也有些隐士取笑他,竟然想在乱世中跟世人传道,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6 . 不断修行升华的孔子,到了岁时,知道了他的使命,就是“传道”。所以孔子从岁开始周游列国。当然,周游列国的目的,绝非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是弘传此道。孔子不排斥当官,所以孔子是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7 .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8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9 .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0 . 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老子《清净经》

返回【语录】栏目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