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中考句子连贯衔接解题思路)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1-10 09:47:24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中考句子连贯衔接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一】

1 .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2 .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3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 .故人昔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 . A⑤④①②③B⑤③②④①C⑤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⑤

6 .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7 . 答:从结构上看,题文相应,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升华了主题。注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不能就句论句,要联系原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8 . A讲解语法B讲述清楚C种植玉米D制造火箭E听故事

9 .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10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二】

1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 . ④远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3 . [答案解析]根据第一句的后文“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那么该句的横线处应该依次填入“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与“古”字照应),“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气息”(与“今”字照应)。这里有着时序的制约。根据第二句的横线处的上文“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紧扣“沉淀”这个词眼,那么首先与它接续的应是“压迫着人们的心灵”,然后才是“改变着人生的轨迹”。这里有着情理逻辑的制约,即“母爱”作用的轻重。这道题要求衔接的四个句子两两成对,结构整齐和谐,只要抓住这一“顺序”核心,相信是容易得分的。这道题同时也间接地考查了考生对整句与散句使用能力。从考生能否恰当安排对偶句的内在顺序这一语言操作中,可以看出其语言修辞技巧的熟练程度。按照时间顺序,应先说过去,后说现在,所以应先选②,再选①。按照事理逻辑应先说“压迫着人们的心灵”,再说“改变着人生的轨迹”,先③后④。答案是C

4 .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5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 . 先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7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8 . 由于缺乏具有京味特色的图书,京味书楼长期保持销售的只有多种图书,(A根本不足以撑起整个店堂,京味羽楼的购书者极为有限,店内大部分图书与距其只有半公里之遥的`琉璃厂中国书店品种重复,而其中畅销的书并不多。B而其中畅销的书并不多,根本不足以撑起整个店堂,店内大部分图书与距其只有半公里之遥这琉璃厂中国书店品种重复。

9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语句衔接连贯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读全段可以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第一句话表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远超过中国人自身的国际定位。第二句话表述了汉语教学和推广如果跟不上就会出现一种脱节现象。因此可选择的选项定位在B和D上。根据B和D的关联词判断句子前后应该为一个递进的关系,那么从内容上看D选项更加符合题意。

10 .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三】

1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 . 把处改为。

3 .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4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6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7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8 .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0 . 春日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四】

1 .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

2 . 被铁道部评为部级先进单位的X次特快列车乘务员,除主动热情服务外,甲,及时反映各类旅客的不同意见,乙,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3 . .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4 .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5 . 日近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 . C不仅仅不利于中国发挥更加符合自身地位的作用,更不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7 . [答案解析]做题首先要把握基本内容。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②句。再初步分层归类。统观这几句,除①②⑤外,③⑥两句也明显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必接于④后,即顺序为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并且应当在②后对②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说,然后③句过渡,⑥句指明原因。最后检查调整并确定。D项符合提出问题(④②)——列举现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这一思路,因此,D项正确。

8 .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9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10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五】

1 . [答案解析]从事理的逻辑来分析,“几个月埋首于……之后”,自然就难以忍受(原因是“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就想释放自己。最后对这一情况进行总结(我知道……)。答案是B

2 . 三。衔接句中如果有代词,代词必须紧跟在它所指代的对象的后面。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3 . 愚公移山(

4 . 现在有不少这样的孩子,他们品尝过各式各样的糖果,却从来没有到野外摘吃过桑椹酸枣;他们能按照图示垒起精美的积木,却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做过一把木刀木枪;他们常独自玩电子游戏,:远离大自然,,没有小伙伴。这样的童年难道能算作幸福理想的童年吗?

5 . [正确答案]D

6 . 变化规律(

7 . 禁止吸烟(

8 .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上联:______;下联:______;

10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六】

1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观。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3 . 看韵脚三句肯定不押韵二四句绝对押韵

4 . 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5 . C接着考虑这些反映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

6 . 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7 . (反复,反复包含间隔反复和直接反复,所谓间隔反复,就是在文中不断出现一个相同的句子,但是中间有间隔,在散文或者议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无间隔反复则表现为呼吁型的,通常使语言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8 . A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随之而来,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

9 . (反问:有问无答,答在问中。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更能引起共鸣。

10 .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蓝天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七】

1 . 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

2 . A。既不传达上级批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3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 (反语,褒词贬用,加强讽刺意味,批评……;或贬词褒用,(答题时注意找出贬义词对应的褒义词来答,如:我以孩子的"狡猾"的眼光,这里狡猾是贬义词,实际上写出了孩子的聪明善解人意。

5 . (并列

6 . (对偶: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意深刻,给人深刻印象。

7 .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8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 eg: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10 . A④③②①⑤B②④③①⑤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口诀【八】

1 . (夸张: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本来面貌,目的在于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个别夸张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那座山远看似乎直入云霄",这里表现了作者对于这一奇景的惊叹之情。

2 . 风俗习惯(

3 . 整(后补

4 . C还让每节车厢推选一至二人当乘客代表。

5 . 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

6 . 激动不已(

7 . 发展经济(

8 .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唐·杜甫《石壕吏》

9 . [正确答案]C

10 .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与排序专题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