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十一章感悟(道德经51章感悟)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7-07 09:38:55
道德经五十一章感悟(道德经51章感悟)

道德经五十一章感悟【一】

1 . 那么,五十岁的心就是大海。

2 . 争过了;拼过了;

3 . 如果无病,

4 . 该爱什么,不该爱什么,

5 . 当眩富以自由的名义攻克道德之城,当雷人成为卖点,当拜金成为理所当然,当一个个的门被人们习以为常,试问我们还有多少底线可以坚持。

6 . 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7 . 《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8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9 . 因为没有了家庭琐事的干扰,

10 . 办事托熟人——朋友多是快刀手

道德经五十一章感悟【二】

1 . 五十岁的人,心专了。因为没有了家庭琐事的干扰,可以专心致志地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工作一辈子,一切都轻车熟路,又认真,所以绝无差错。五十岁的人干事做人都让人放心。

2 . 五十岁是人生的折返点,

3 . 老子讲的意思是,把小事当作大事去做,把细节当作重要的事去做,把少的东西当作多的东西去做。也就是说,你看着那东西少,你觉得任务很小,但是你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一个特别多的事去认真去做,这是做事的具体方法。这其实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真理,也就是说,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他莫不是把这小事做好了,不断提升积累,然后最终成为高手。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

4 . 松原泰道是日本的佛学大师,年巳是年岁的老人。他说:“我的人生是从五十岁开始的。以我的经验来说,五六十岁是人生的折返点,由此人生可分为两段:岁以前。是打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岁以后经济基础已经垫定,职业也已经完成,这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5 . 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6 . 送给年近五十和五十开外的你们!

7 . “死而不亡者寿”,是身虽死,而道乃存;生是从大自然中来,死是回归到大自然中去。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送妻升遐。认为,生死如春,夏,秋,冬四时交退,死不是什么悲痛的事,而是回归大自然的好事,所以,庄子鼓盆而歌,为妻子送行。

8 . 更重要的是,孩子长大了,家庭的负累一下减轻了,你获得了更多的人生自由,你可以为自已的后半生认真规划,开始为自已活着了。如果人生是一条抛物线,岁的你体能下降了,但综合能力却处在人生抛物线的的顶点,你的人生历练和社会关系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只要认真规划,善于配置,注意保健,你在人生顶峰停留的时间就可以能更长。岁的人生是巅峰状态的人生。

9 .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0 . 却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道德经五十一章感悟【三】

1 . 天下人者,有人有道而有德也,有人有道而无德也,然有人无道而无德也;有人有道而有德,真善美也,有人有道而无德,一般也,人无道而无德然不真不美不善也。天地不仁爱者,以万物为平等也;圣人不仁爱者,以百姓为众生也。治大国者,如若烹小鲜也,往来者,皆是君贵而民轻也,而非圣君出世,而君轻民贵也,然则制度如此,而无可奈何也,然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茫茫寰宇,自盘古者开天辟地也,而众生有之。万物者皆有阴阳而来循环往复其道无穷也。

2 . 该有的都有了,

3 .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4 . 三十岁的心像小河,

5 . 抱怨——把不满挂在嘴上的人最容易吃亏

6 . 但综合能力却处在人生抛物线的的顶点。

7 . 虽说我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依然会用心谱写生命之歌。善待自己关爱家人珍爱生命,追求生活的质量,成就完美人生,这是我对亲人和社会最好的回报。

8 .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9 . 一切都轻车熟路,

10 . 求人——善借他人之力,该求人时还得求

道德经五十一章感悟【四】

1 . 道之所以是道,德之所以是德,是道德的意思,没有道的道,没有德的德,没有道德。万物之所以能自生,是因为有道才能自生,都是因为有道有德万物才能生存,万物之所以没有到自生自灭,是因为万物没有道没有德呀,万物能够自己生存而且能够长生,而是因为有道而且达到道的源头了。万物能够自己生存而不能够长生,而是因为有道而没有达到道的源头啊,道的源头是玄门,玄门的源头是众妙之门,玄门是是维度,维度的源头,才是万维之度。众生有道而且能够自己生存,却不能够长生。是因为有道而没有达到道的源头呀,能够知道道的人而且是有缘人并且还知道道的源头所在,有道极致的发展,才能够知道长生,众生有求道之心和有善心的人,都是与道有缘之人。

2 . 之后

3 . 人到五十,

4 . 食,吃,这里是用的意思。母,女性,在道德经中反复出现,用以比喻天地的本源,也就是道。大道,就是为众生做事。

5 .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人在有意或无意识地帮助你,你要永远感激他们。

6 . 五十岁,我已走过了半个世纪。伴随着生日的到来,我的感触颇多——金钱地位,在不经意中我经历了五十载的风雨洗涤。回首走过的路程,也曾经享有过幸福和快乐。那些曾经挥洒过的汗水和泪水,那些曾经有过的喜悦和遗憾,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常让我回味,让我思绪万千,并因此而感慨。

7 . 不该有的也不作非分之想,

8 . 人过五十,便进入了一个心静如水成熟豁达的时段。好似秋风送爽的季节。浪漫的春色已经远去,夏日的热情渐渐淡化,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金黄色的收获景象。不过,处在收获季节的五十岁之人,并不十分得意,大彻大悟才刚刚开始。金秋过后毕竟寒气一天天地袭来,你的热能开始和寒冷博弈。但是,我明白一个道理,幸福需要的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心境,只有学会满足,才会真切地感悟到人生幸福。

9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爭。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此处并非在讲水,而是以水作为象征来讲解自然规律的上善之道。水性避上而趋下,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这是水的本性。水滋润万物生长,而不与万物争其功用以自长,这也是水的本性。“处众人之所恶”,此处是指水之性。水避上而趋下之性,人所恶之。所以老子此处其实已经指出人性与水性之不同,而并非让人去学习水之性情。水之性因与人之性所不同,所以为人所恶,然而这是水的存世之道,我们看水性之不好,而在水,却是其功用,其性质,所以老子讲,我们眼里的不好,于水来说,却合乎了自然规律的上善之道。生活中我们常觉得别人的处世行为大有问题,其实在对方来看,因受其个体性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其行为是出自本能的自然行为。也许以对方看来,我们自己的行为也大有问题,而我们的行为,也是受着个体性情,教育环境影响的自然之道。在自己看来,自己的行为都是合乎情理的。老子此处讲水,是希望通过水的象征来引发人们对人之性情的沉思,水的上善之道是这样的,那么人的上善之道又是什么呢?读至此处,我们必须有一个区分,就是老子通过水来引发人们对自身处世的思考,而非让人去学习“水”避上趋下,处众人之所恶的性质。如果我们以为此处老子在教人学习水的存世之道,那么就完全违逆了老子的教诲。

10 . 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感悟体会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