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孔子关于教育句子)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8-11 11:53:54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孔子关于教育句子)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一】

1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3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4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5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 小不忍,则乱大谋。

7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8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9 .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0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二】

1 .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2 .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4 . 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5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6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7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8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9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0 .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三】

1 .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2 .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3 .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 .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6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8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10 .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四】

1 .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 .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5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6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7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8 .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五】

1 . 知耻近乎勇。——孔子

2 . 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3 . 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4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5 .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6 . 三十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 . 二十三其身正,不令而行!

8 .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9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 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六】

1 .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4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5 . 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7 .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8 .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9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0 .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七】

1 .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 . 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4 .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5 . 十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 . 礼之用,和为贵。

7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8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 . 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10 .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八】

1 .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 .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5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7 .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8 .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9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0 .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解释【九】

1 .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 . 十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 .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 .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6 . 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7 .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8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0 .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返回【语录】栏目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