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名言并注释(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其含义)

所属栏目:语录更新时间:2024-08-11 12:30:33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名言并注释(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及其含义)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名言并注释【一】

1 . 遇到想不通的事,宜:先冷静,再思考,然后再寻他法;忌:先自怒,再问罪,这样往往事与愿违。

2 . 十五敏于事而慎于言!

3 . ()校容班容,

4 .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5 . ()赏罚分明。现代管理中特别是学校教育管理中,往往存在该赏的不赏该罚的不罚或赏的少而罚的更少甚至没有处罚的现象,这往往造成教师工作疲塌松懈素质下滑的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仅与大气候有关,而在于学校领导班子是否高瞻远瞩能否把思想工作做到位能否带领大家站到高一层次看问题有很大关系。

6 .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 .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校长个人头脑中,必须将它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

8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9 . 三十七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 . 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名言并注释【二】

1 . 学生习惯的养成,和老师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位老师平时要求严格,做事一丝不苟,在学生眼里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那么,他所教的学生做事一定很干脆利落;如果这位老师平时拖拖拉拉,不守时不守信无论干什么都慢三拍,那么,他所教的学生一定也像他一样,至少也有他的影子。老师行为习惯的养成呢,当然和校长有关系,和学校大环境有关系,学校要求严格,老师一定会处处对自己要求严格。

2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 . 为了使问题学生不断进步,你先要想办法让其恢复自信。

5 .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6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8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 . 不成熟个人领导及负责人的初级表现:

10 . 批评你真是一种待遇。看你有不合适的地方,想说说你,既怕你爱面子脸上下不来,又怕你心里接受不了,造成心理负担,所以,能批评你敢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的好朋友,他不关心你干什么要费口舌呢?真诚接受批评是一种有才人的外显。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名言并注释【三】

1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2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 . 教育上的统一实在太多: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的教材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检查标准统一督导评估等等,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丰富个性的扼杀,也是对教师个性的扼杀,也是对校长个性的扼杀。

4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 . 三十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9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名言并注释【四】

1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 学校发展了,成了名牌了,结果是什么?结果必然是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福利待遇。当然,学校成名牌,领导教师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心血,但是,如果浑浑噩噩普普通通地教一辈子书,而毫无建树,那人生不就更无意义了吗?

3 . 我们天天面对学生,却很少有人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我们天天面对课本,却对教材有很少的独创性的设计;我们天天面对很多困惑,却很少对困惑有较多的思考与实践而产生解决困惑的最优办法。

4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5 .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7 . 知耻近乎勇。——孔子

8 . 不断修行升华的孔子,到了岁时,知道了他的使命,就是“传道”。所以孔子从岁开始周游列国。当然,周游列国的目的,绝非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是弘传此道。孔子不排斥当官,所以孔子是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9 . 从课堂气氛可以看出教师的风格,从班级学生表现可以推测班主任素质,从教师表现可以知道校长几何。

10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名言返回【语录】栏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2022 uuwtq.com,All Rights Reserved.